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澜顷 > 第17章 风渐起(六)

第17章 风渐起(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是连忍耐都做不到,还能做成什么。——圭弈』

日日重复一日的工作下班,再逛逛这个古老的城市,叶澜过得很惬意,只是每天都能在文件上看到许多两党之间的联系,到后来成了党国一面性的签发抓捕密电。

路过隔壁的二厅行动队和其他几个厅一些情报组来来往往,甚至还能见到他们抓着一些他们称之为红匪的地下党,只是有多少是被冤枉,又有多少是真的,叶澜不得而知。

她也算第一次见过地下党,那人是昨天从她路过去送文件给科室主任遇见的,由五六个黑灰西服的特务,还有两个穿着军服的小组长,地下党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叶澜看了他一眼,那人却没有任何表情,身上可能是拒捕被留下的伤疤和血液,但是眼神坚毅没有任何恐惧,很平静、理性,甚至一瘸一拐的不需要搀扶,蹒跚挪移的走着。

叶澜看得出来,那人存了死志,哪怕他们再怎么拷问,也未必能审出什么。

她很好奇,这种人她见过很少,但也不是没有见过,在战场上和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那种不惧生死、冲锋在前,怀揣着爱国之心的信念,只是这真的是党国所说的匪吗?一群土匪真的有这样信仰和力量吗?

这个没有人可以解答,所以叶澜第一次看见这个地下党,有了第一感观……。

在国党府都,都有抓之不尽的共党,那么这些隐藏在暗处的组织,又是怎么存活下来的?甚至获取到党国情报的呢?

必定是有卧底,这不是很难猜想的问题,比如薛霁就曾卧底到上海等地的日占区,而军统以至于后来的中统等等特务组织,此时就是叶澜工作的国防部,就是他们特务们改组后的部门。

叶澜不是没有见过特务还有卧底,有的悍不畏死、机敏谨慎、毫无破绽,有的破绽百出、胆小怯懦、一事无成甚至投敌叛变,追随了汪伪政府。

这些人都是为了‘情报’,决定双方关键的东西,就是它让人奋不顾身伺敌周旋,让人舍家离故,躲藏在暗处窃听风云,夺得最终的胜利……。

此时叶澜明确的调任通知到了,是去徐城剿总司令部任职,这个位于四省的中心剿总司令部,往南就是扬城,扬城是南京的门户,也就是说徐城正好处于南方政权的家门口;

而离以洛城为首的中原地区也不远,说是中原地区的东大门也不为过;往北正好处于山东丘陵的西南位置,大运河沿岸,而且从地形上来讲,从徐城沿着大运河往北打,那是一马平川,毫无阻拦的。在战国时期,徐城便是是楚国、齐国、三晋的分界点。

所以徐城地理位置可以说很重要,到了那里,叶澜是作为国防部特派专员到这里对所处理事件和地区有直接命令权利,而且作为南京方面派遣来的,权利不可谓不大。

而为什么派她一个女人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来,还位份升到中校,其中有些什么曲折,叶澜倒有些看不清,索性走一步看一步,毕竟官职和权利都还不小,在那里安顿下来就可以把萍妈她们接过来了。

另一边,国防部一厅人事计划厅,一处办公室内,如果叶澜看见此人,一定就会清楚为什么她能够作为特派专员前往那么重要的地方去了。

此人正是原丽城警备司令部局长李伯庸,也就是对叶澜青睐的上司,自从迁回故都,各个组织机构以及人员都被打散重编,而李伯庸正好是就职于负责人事调配等的国防部一厅处长。

一厅主要负责人事法规制度,奖惩条例及人事计划的拟定、审核和批准将级和上校级升迁调补及奖惩的签请、审核和批准。

他还是和在丽城警备司令部一样,工作时将头埋在文件堆里,刻苦耐劳的审批一道又一道文案。

其实自从在一厅就职以来,看见了叶澜的名字,就想起了那道淤溉处清冷的身影,他很欣赏这个后辈,哪怕她只是众多小科长中的一个,还是个女子。

曾几何时他也遇见一个和叶澜差不多的人,那时年少、弃笔投戎,在反对军阀余孽北伐救国的路上相识相知,这支队伍里她和自己以至于整个团队,都有些热切的理想和信念,她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可在饥荒中只留下她一人。

李伯庸至今还记得她的模样,虽然她不曾笑过,哪怕在她临死前李伯庸都没能窥探过一丝丝笑意,大抵是没什么资格让她说服自己笑,亦或者她不知道该怎么去笑……。

她就此消失在了李伯庸的世界里,那个青涩懵懂的感情还没有酝酿出什么,就此崩塌湮灭,可是最为珍贵的、深刻的永远是她孤寂的身影在战火中无畏的穿梭、战斗。

似乎是累了,终于倒下了,鲜血裹携着黄色的土地混杂在一起,变得粘稠而醒目,曾经红润靓丽的面孔变得苍白无力,原本睁着的眸子永久的合上,像是睡着了……。

她还是被战火带走了,像是许多北伐的同志一样,倒在了胜利的路上,沉睡在远处的荒莹里,没人记得……。

风雨多年,李伯庸从北伐战场,到七七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