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之金陵十二钗 > 贾环欲迎母,赵姨娘让步

贾环欲迎母,赵姨娘让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进了冬月,王狗儿家的喜事又添了一件,干女儿史湘云的继子赵富娶亲,老刘氏一家子出动,就是为了给湘云壮脸儿。

赵富这个十七岁的新郎在乡下人家里是很常见的,就是史湘云这三十来岁的婆婆,任谁看都知道这位是个继母。

婚宴上巧姐儿看到娘家送亲的婆姨暗自对湘云的打量,心里就有些不痛快。就是平儿都暗自皱了眉头,心里总为这位新上任的婆婆存了两分担心。

一家子往家来的路上,老刘氏就对娘们几个说了,就是那新娘子不是个安分的,那也得看赵亮这个一家之主答不答应。没得新进门的媳妇还能欺负了婆婆去的道理。

小刘氏几个这才放心,连连附和老刘氏的话。巧姐儿听了心里才觉得松快了两分。

“赵贵是史姑姑亲自带大的,娘两个的感情总比和赵富深厚一些。”巧姐儿的意思是大不了就和小儿子一起过。

老刘氏几人听了巧姐儿的话,笑笑并不往深里和她掰扯。老一辈多半会跟着长子过活,这一代代的就成了无形的规矩。有些人家这样安排未必就是那长子有多好,不过是老人给子女留着的颜面罢了。

让巧姐儿没有想到的是,经了一日的喜宴,老刘氏竟然染了风寒。没两日功夫,就病倒在炕上。这可是吓坏了王家人,就是赵亮得了消息,都从安东的东宫里亲自引了一位年轻的大夫来平安村给老刘氏瞧病。

王家人从青年大夫嘴里得了确症,不过是两幅汤药的事情,这才稍稍心安。老刘氏生病的半个月里,巧姐儿都睡在她和平儿这屋里,就为了就近照顾老刘氏。

这也是巧姐儿耐不得心里的恐惧,不守着老刘氏身边儿,自己整夜睡不得。板儿也由着巧姐儿,小刘氏看巧姐儿如此对待老刘氏,心里更感欣慰。

老刘氏一病半个月才好,巧姐儿却在之后的日子里,对老刘氏的起居饮食上照顾得更为仔细了。

老刘氏看到巧姐儿给她特质的小混沌,肉泥粥这些烂熟好消化的食物,也不再想往常一样嘴里念叨着何必再麻烦一遭了,反倒乖乖地受了。

老人家心里明镜一样,知道这些日子,家里人从大到小,都被吓得够呛,如此被照顾的周全,也是安了小辈人的关心。

正月里,青姐儿特地带着女婿孩子在娘家住了一个月,就为了陪着老刘氏,让她的心情更好些。老刘氏虽经了这一场病,只子孙孝顺,再顺心没有了,很快就恢复了精气神儿,这下子,王家老少才放下心来。王林两个才离了家里,又去东宫给小宝伴读去了。

进了二月,王狗儿一家用过午饭正在喝茶,就见一辆平板马车停在自家门口。却是来了一位没想到的客人。

原来贾环得了巧姐儿的帮扶,过去一年跟着种植了木耳,可是一下子就有了几百两银子的进项。这冬月里,听说老刘氏病了,贾环就上门送过补品。这也是亲戚里道常来常往的意思了。

这会儿赵姨娘带着儿媳妇正从车上下来,每人手里都拎着东西。

老刘氏坐在炕上,就听平儿道了一句,“赵姨娘怎么还上门了?”她这话里倒不是小看一个姨娘的身份不好走亲的意思,实在是没想到那人能亲自登门。

小刘氏和巧姐儿平儿几个忙迎出门去,把贾环一家三口人迎进屋来。

女眷们进了老刘氏房里,相互间说了几句客套话,巧姐儿端着茶盘进了屋,“怎么没把两个妹妹带来?”巧姐儿问这话是想知道金银花现在过得好不好?

赵姨娘今日出门前,显然是收拾了一番,整个人的精神看着足了不少,平儿也瞧出了赵姨娘这点变化,心里明白许是日子好过了,人的心气儿也顺了。

赵姨娘听了巧姐儿这话笑笑回答,“以前就是想要的太多,偏这命里就没那么些。可不是抓心挠肝一番抓狂?如今我也想开了,这人啊,活到什么地儿就说什么话。别的不说,就是老婶子有了姐姐这样的闺女,不也是儿孙满堂福气加身吗?”

老刘氏点头,“赵娘子这般想就对了,你看我一辈子没生儿子,这老年光景过得可比那一般人家的老太婆不知道好了多少?”

巧姐儿又暗自打量贾环的妇人,这妇人看着也比前年初见时候好看了几分。猜想还是贾环处理家里的事情,功夫做到位了,一家子才和顺不少,这做媳妇的可不就心上安稳两分,面上就带出一些从容来?

“老爷他们也没来信儿,就不知道他们是个什么打算?前两日环儿去京城,碰见贾兰,说是再有两三个月就要往那西山郡去,外放任上的职位是个县令。”赵姨娘和老刘氏母女聊了几句家常,就把话题扯到了贾政身上。

巧姐儿摇头,“我父亲是要落户平安村的,就是不知道二爷爷是怎么打算的。”

老刘氏有些急切地问赵姨娘,“那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