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之金陵十二钗 > 王家置土地,巧姐备战衣

王家置土地,巧姐备战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狗儿家的新动作是从买地开始的,青姐儿出门子的第四日,王狗儿就拉着板儿一起去了村长家里。村长虽然知道这爷俩上门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只是却先和板儿商量了,村里的学堂再有十日也就可开课了。

板儿笑着应了,心里知道这位村长爷爷的心思。老人家也不图着什么,只念着村里的后代能有些出息罢了。

村长说完了自己在意的事情,这才有心思搭理王狗儿的事情,“你就决定买村口那块儿了?”

王狗儿点头,“六两银子一亩的话,咱们想买个二百亩。要是再贵些,就卖不了那么多了。”

村长吧嗒了一口烟,寻思了一下,摇摇头,“应该到不了七两,一下子买这些,府衙也能给些个便宜。更何况板儿这个新出炉的秀才公是落在村里教书,那是于村有功劳的人,村里是不要那点抽成的。”

王狗儿笑道,“如此就谢过四叔了,以后总要小子尽些心就是了。”

村长得知王狗儿父子是揣着银票户籍来的,立即换上出门子的衣服,跟着王狗儿父子就往平安县城去了。

到了平安县衙,正赶上府衙师爷在,看板儿掏出了秀才文书,师爷喜笑颜开道,“那地块儿,子啊以前五两银子就能拿得下来,如今朝廷把免税年限又增了一年,银子上就长了二两。你既作为祭田,那就五两银。”

王狗儿心里高兴,这一次买卖就省了二百两,更不提以后每年那些免了地税,就是只能免三十亩田的,那也是一笔进项不是?谁家能保证一直顺风顺水?真到了难处,可不是又多了一场保障?

手续办完,临走前王狗儿给文书塞了十两银子。王狗儿半世为人,哪里不明白有些事情,怎么办,如何办,还不是当权者的一句话?卖地的政策,就有上下限,这文书嘴一张,让你多话百两银子,实在是跟玩儿似的。

三个人到了家,小刘氏几个早就准备好了午饭。王狗儿陪着村长喝着小酒,嘴上真心实意的道谢,“四叔,前两日县里来人统计土地,多亏您老让人家把咱们要买的地都量了出来。要不得跑上两天,哪有这般省事?”

村长笑道,“也是你不拿你四叔我当外人儿,你这怎么个想法儿,我都是知道的,这才好让人家顺手就给咱们量出来呢。”

村长在王家喝了一顿酒,得了板儿的诺,学堂准备好,他就去给孩子们上课。老头背着手,乐呵呵的家去了。一路上见着村民,就停下来闲聊几句,重点就两件事儿,学堂和王狗儿家的地。

王家买完地的第二日,就有人上门来。

这些村民都是和王狗儿交好的人家。按理家家不在乎赚这点开荒的苦力钱,哪家木耳是少出钱的?只是开荒需要牛啊车啊的,自家有,那这忙就得帮。既然都是帮,那就自己先开口好看些不是?

王狗儿一一道了谢,心里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好意。

其中也有那心思活络的汉子,知道王狗儿家买了这老些地,开不出也不一定自家种。他们这样的人家,入籍置办田地,也无非是为了置办祖产,给子孙后代多留个依仗。

问了王狗儿这地怎么租,王狗儿也是个大方的,稍稍寻思,就有了决断,“这地啊,咱们买到手,是省三年地租的。我想着哪家帮着开,要是租的话,那这开荒的工钱,就抵上一年的租子。荒地出息不如熟地,剩下的两年就收一年的熟地银子。”

“王家哥哥,我要租五亩。趁着这还年轻,多给孩子抓挠些。”得了王狗儿的话,立马有人表态。

待到板儿去村里学堂上任的前一天,王狗儿把新买的地,处理了个干净。二百亩地十天内就都以他定的方式出租了。板儿这些天,就带着村民们划地立文书了。

小刘氏特地包了酸菜馅的饺子,这个时候,要论吃饺子,就得是这个馅儿的最美味。王家人围坐在一个大桌前,桌上还有四道菜,荤素搭配,色香味全。这就算是小小的庆祝一下,板儿的新生活了。

老刘氏提起那些地,直夸王狗儿,“姑爷就是想的明白,虽少收了些租子,可是省了不少的心。再说那些租地的人,也不是就这两年租,租的久了,好好养地,就比别的都强。”

王狗儿也道,“娘说的是,我就是这么想的。”

巧姐儿听着他们说话,心思却全在这两日给板儿做的棉袍上。青蓝的细棉布料子,显得这位新上任的先生,稳重威严些。巧姐儿差不多都做好了,就差最后几个纽扣钉上去了。

饭后巧姐儿收拾完碗筷,回到自己院子去,见板儿正在堂屋隔间里烧炕呢。见巧姐儿回来,说了一句,“青姐儿一出门子,倒处处辛苦了我的娘子。”

巧姐儿听了好笑,嗔道,“这张嘴越来越油滑,你说要是青姐儿知道这话儿,还不得去跟爹娘告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