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之金陵十二钗 > 人精血脉藏,平儿助姻缘

人精血脉藏,平儿助姻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日一早,和巧姐儿料想的不差,宝儿一行早早的赶了来。巧姐儿把信给了赵亮,“赵伯伯,这事儿虽求的是安小叔,替咱们操劳的定跑不了是您。”

赵亮问道,“可是关于你那舅舅的事儿?大伯的意思,还是要整治一番,那人心忒毒,不然保不齐再出什么事儿。爷说了,应该判他几年,让他去宁古塔开荒。”

巧姐儿听话笑了,“原来你们都想到这一层,我也是这么想的,只并不知道我舅舅的罪行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还有哥哥念书的事儿,本来想亲自去求安小叔的,只家里伯父说这些时日去,并没遇见安小叔,可见安小叔也开始忙了。”

赵亮笑道,“可是了,爷最近开始忙了。生来的荣华富贵,那也是有所换的。”

这话他说的小声儿,只有巧姐儿和身边儿的板儿能听清楚。两个孩子又对他道了谢,王亮赶车也就回了。

巧姐儿往院儿里走,嬷嬷却站在院儿中间没进屋。

“姑娘,快抱抱咱们这位祖宗吧,你没招呼他,可是不带进屋儿的。”嬷嬷笑的无可奈何。

巧姐儿抱起一直伸着胳膊的小宝,温声问小宝,“这么亲姐姐,中午想吃什么,姐姐做给你。”

小宝手臂圈着巧姐儿脖子,得意洋洋看看王林两个,“锅包肉肉,丸子,辣鱼鱼。”

巧姐儿看着小宝伸着小舌头舔着小嘴唇,“忘了上次辣的眼泪都出来了?”

“要吃!”小宝点头,幅度有点大,青姐儿几个看着笑的不行。

“嗯,巧姨姨给做。”巧姐儿宠溺的颠儿了颠儿小宝。

小宝如今好了很多,对着王家的几个孩子,至少是爱说话爱笑了。虽然跟别家活泼的孩子比,话还是少了些。

巧姐儿却觉得这怕是骨子里的遗传,谁让他出生皇家?骨子里必是一代代沉淀下来的深沉话少的基因,就是做不到深沉,至少也得做到装深沉才行。

这是巧姐儿对安东的印象,同一个人,安小叔和东安王,气场却是差了很多。

午饭吃完,几个孩子睡了半个时辰的午觉。

巧姐儿就带着几个小的学字练字,小宝虽然连玩儿带划拉,学字的速度却并不慢,比当初小林两个识字的时候,快的多。

巧姐儿忍不住心里撇嘴,人精里遗传下来的血脉,当真是不服不行。

老刘氏和嬷嬷几个在屋里做着针线,耳田一早一晚的时候,王狗儿和板儿就看的很好,家里的女人只看管好家里养的鸡鸭鹅狗来就成,饶是新盖的东院儿也养了两头猪,几十只鸡鸭鹅,这点活计还是顶轻松的。

这也是王狗儿家今年没有全家出动去采摘野菜,只收村里人采来的,自家院子大了,晾晒不成问题。

倒不是王狗儿家看不上采野菜的钱,实在是老刘氏年岁大了,还要少劳动上了岁数的人,平儿却也不好抛头露面让村子里的汉子看了去,毕竟顶着贾琏姨娘的名头,总归有些不合适。

出于对亲家公的敬重,王狗儿一家也得考虑这些的,就是王狗儿都很有身份的注意着避嫌。

王狗儿夫妻也早存了让板儿进学堂的事情,家里的两个姑娘,十二岁的年纪,在农家里,也要定了亲。再有小宝缠着,两个小的读书,小刘氏又存了让两个女孩儿学学针线绣花儿的活计,因此这一家子也就被拘在家了。

青姐儿几个暗地里笑言,这也就是家里的木耳出了银钱,倒不用一家子去上山抓拾去了。

青姐儿是格外珍惜学这针线绣花的机会,在乡下,等闲的妇人是不会这些的。现在有了平儿近身教着,又有小红每日里给掌掌眼,学了几日,自己觉着很有些进步了。

老刘氏给小红家的胖儿子盖了盖薄被,几个人的视线就落在了小孩儿身上。

“这娃子倒是个省事儿好带的,娘没在身边儿,该吃吃该睡睡,小人家儿一点不带怯的。”相处的久了,嬷嬷也最近几日也常抱这孩子,心里也有了感情。

“也是你们在,大伙有空闲能给看着。我就让我那干闺女把他抱来,他要是在家,他娘哪里能捞到活干?挖野菜一春也不少出钱的,年纪轻轻,能干的动的时候,不抓挠抓挠没得老了后悔。”老刘氏笑道。

嬷嬷点头,“老姐姐说的可不是怎么的?他娘也是个好的,拎得清轻重。”嬷嬷说完,情绪又黯淡下来。

这些妇道人家,在一起呆着的日子久了,再者平儿的事情闹的也忒大,大家伙你来我往的闲话,彼此的事情也就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

这嬷嬷的闺女也是王府里的奴婢,猪油蒙了心,跟着侧妃混日子的,心大了试图勾引王爷,却被那侧妃给毒哑了,姑娘想不开,也就跳了湖。

老刘氏安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