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之金陵十二钗 > 王狗儿买盆,巧姐儿犯难

王狗儿买盆,巧姐儿犯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年初一一早,早饭过后,村里人家就开始相互拜年了。王狗儿家里最先来的是孙大强和小红。

孙大强自是在王狗儿那屋子里,小红掏出两双绣花鞋来,“姑娘,这是给你的。”先递给巧姐儿一双,“青姐儿,这是给你的。”又把另一双递给青姐儿。

青姐儿笑着接过去了,眼睛却瞄了眼给巧姐儿的那双,很明显鞋面上绣的花儿色更多,更鲜亮一些。深蓝色的鞋面,金黄色的丝线,比自己这双浅蓝的的鞋面儿,红色的绣花儿要好看一些。

小红没坐多久就家去了,巧姐儿看着眼前的鞋儿,摩挲着鞋面儿,心里说不清个滋味儿,她不是十岁,她是灵魂二十三岁的张巧儿,小红骨子里的哀伤和不甘心,她哪里不懂?

村里陆续来了几家妇人,老刘氏和小刘氏都在东屋里招待的。

每当来人,老刘氏只简单介绍巧姐儿说是自家孙女儿,大年下的,那些妇人女孩子虽然八卦,也知道这巧姐儿来路有些问题,都在一个村子里,王狗儿家那些日子卖地的动静可是不小。就都忍着心痒痒的,并不多打听什么。

巧姐儿跟这些人淡淡的打过招呼,坐在炕里面儿,该干什么干什么,并不太理会这些人的打量。在巧姐儿看来,以后要生活在这里,与这些人,那是迟早都要见的,这些人的这些打量,那也是一定要经历的。

王狗儿带着几个小子去了相熟的人家拜年,这家里就不再来爷们家了,小刘氏迎来送往,迎送了好几波客人,这太阳偏西的时候,总算得一分清净。

老刘氏拿过鞋底子,“这人岁数大了,就愿意挨着这些个热闹。”

小刘氏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家家都回去做夜饭去了,咱们也做。”说完起身就往厨房去了。

巧姐儿放下麻绳儿,穿鞋跟了出去,就见两个小家伙跟着炮仗一样冲了进来,过年这几日,对于爱热闹的小孩子,还是打心里喜欢这一份热闹的。

巧姐儿把兜里的糖一人给他们塞了两块,王竹小声嘟囔,“姐姐怎么知道我们没有了?”

巧姐儿听了好笑,“那还用问吗?我这两个弟弟是吃独食的人?肯定是分给小伙伴是了。”

姐弟三个短暂交流后,王狗儿和板儿进了院子,青姐儿也出了正房,巧姐儿摸摸两个弟弟的头,也去了厨房给小刘氏帮忙。

巧姐儿性格是喜静的,这一点贾巧姐儿和张巧儿竟然一致。在巧姐儿看来,应付了一整日的外人,当真是累,心累。

只是在这个世界,显然不能像那个世界那般活的任性,一直也不过和孤儿院长大的小伙伴交交心,谈谈天,其余人,在张巧儿这里,不过三句话,再无废话。

正月初五这日一早,巧姐儿一早收拾完自己,就招呼几个弟弟妹妹去厨房看了生豆芽的缸子,掀开棉布,看到里面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绿豆芽儿,黄豆芽儿,两个小的欢呼起来。

巧姐儿把豆芽又顺手盖上,“这点子豆芽是啥也不够干的,也就能给家里填上两盘儿菜,咱们先挑些豆子出来泡上,明日正好儿伯父和大哥去卖鱼,给咱们买几个陶土盆子来,咱们发完豆芽儿,很快就能把本钱赚回来的。”

王狗儿听了孩子们的请求,很痛快的点了头,王家今日的午餐,桌上就摆了一盘清炒黄豆芽儿。

老刘氏笑眯眯的夹了一筷子,吃完一口,笑道:“别说,还真够清香的。这冬日里吃着,还真不错。”

王狗儿抿了一口小酒儿,“明日就给你们把陶土盆子买回来,反正这也不是就能用这一个冬天儿。”

小刘氏静静听着,心里合计着,赎巧姐儿回来,倒也没那么亏了,这不一点点就帮着家里把银子赚回来了?心里有些佩服老刘氏和王狗儿当初的决断了。

姐弟几个吃完饭接着在老刘氏的东屋炕上挑拣着黄豆,半麻袋的黄豆,显然也不是几个孩子一天就能完成的。

巧姐儿并不让两个小家伙低头太久,他们用他们的小胖手儿忙活一会儿,巧姐儿就让他们四肢摊开躺在炕上,“你们摊上一会儿。”

两个小孩儿也听话,空着的手再不去抓黄豆,立即躺下。

青姐儿笑说,“你们两个像那□□晒肚皮一样儿,耍的什么怪?”

两个小人儿正要爬起来,巧姐儿一把按住,“青姐儿你挑拣一会儿也得直直脖颈子,人啊这个部位是很脆弱的。尤其这两个小的,人小还没长好,骨头也还软着呢,这会儿低头多了,没得就把脖颈子伤了,弯的大了,就不好看了。你们两个休息一会儿就去学字去吧,我和青姐儿也不贪多,咱们一天弄点儿,发一次豆芽要两三天,总够咱们挑豆子。”

老刘氏也抬起头来,晃了晃脖子,“巧姐儿说的是呢,你们几个小的都听着你姐姐的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